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八、星空中的诸星球
123.天堂里的人不仅能与来自这个太阳系星球的天使和灵人对话和交谈,还能与来自这个太阳系之外的其它宇宙星球的天使和灵人对话和交谈;而且,既能与那里的灵人并天使交谈,也能与居民本身交谈,不过,只能与那些内层打开的居民交谈;因此,这些居民能听到诸如天上来的那些话。人活在世上就能做到这一点,只要主允许他与灵人并天使交谈。因为就其内层而言,人就是一个灵。他在世时四处携带的肉体只是为了在这个终极气场,就是属世或尘世气场发挥功能而服务于他。不过,没有人被允许作为一个灵与灵人并天使交谈,除非他在信与爱方面能与天使相联;这种联系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拥有对主的信与爱。人正是凭对主的信与爱,也就是凭出自祂的教义真理和生活良善而与主联结。他只有被如此联结,才能免受地狱恶灵的攻击。其他人的内层则没有被打开到这种程度,因为他们不在主里面。这就是为何如今很少有人蒙允许与天使对话和交谈的原因。另一个明显证据是以下事实:如今几乎没有人相信灵人和天使的存在,更没有人相信他们与每个人同在,人通过他们与天堂相联,通过天堂与主相联。人们尤其不相信当人的肉体死亡后,他的灵继续活着,并且具有和以前一样的人形。
3183.“和她的乳母”表示与属于该情感的纯真(分离),也就是说,他们也把纯真打发走了,或与它分离了。这从“乳母”的含义清楚可知,“乳母”或奶妈是指纯真。圣言反复提到吃奶的和给它们吃奶的;前者表示婴儿的第一个状态;显然,该状态必是一种纯真的状态。因为人刚刚出生时,被引入一种纯真的状态,好让这个状态可以成为一切后续状态的一个层面或基础,并在它们里面成为至内层,或说成为它们的内核;在圣言中,该状态以“吃奶的”来表示。他被带入一种纯真的状态之后,就被引入对属天良善的情感的状态,也就是爱父母的状态;对父母的爱在小孩子里面取代了对主的爱;该状态以“小孩子”来表示。之后他被引入对属灵良善的情感,也就是相爱,或对其玩伴的仁爱的状态,该状态以“男孩”来表示。当进一步长大时,他被引入对真理的情感的状态;该状态以“年轻人(young men)”来表示。随后的状态则以“人或男人”来表示,最后以“老人”来表示。以“老人”来表示的这最后状态是一种智慧的状态,这智慧拥有童年初期的纯真在里面;所以第一个状态和最后一个状态就融合在一起;当人变老时,可以说他又作为一个小孩子,不过作为有智慧的小孩子被引入主的国度。
由此清楚可知,纯真是第一个状态,也就是吃奶的婴孩的状态。因此,一个乳养不是自己的婴孩的妇人也表示纯真,因为给予者和接受者的状态,就像作用者和被作用者的状态那样被视为是一样的。此处之所以说他们将“乳母”或奶妈也打发走了,是为了可以描述对真理的情感,也就是说,它来源于纯真;因为对真理的情感不是对真理的情感,除非它拥有纯真在里面(参看2526, 2780, 3111节)。事实上,主通过纯真流入该情感,并且是与智慧一起流入的,因为真正的纯真就是智慧本身(参看2305, 2306节);在天使眼里,那些拥有纯真的人看上去就像婴儿或小孩子(154, 2306节)。
在圣言中,“吃奶的”表示纯真,这一点也可从其它经文明显看出来。如诗篇:
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力量。(诗篇8:2; 马太福音21:16)
此处“婴孩”表示属天之爱,“吃奶的”表示纯真。耶利米书:
你们为何作这大恶自害己命,使你们的男人、女人、婴孩和吃奶的都从犹大中间剪除,以致我不给你们留余剩呢?(耶利米书44:7)
此处“婴孩和吃奶的”同样表示属天之爱及其纯真。当这些不复存在时,任何“余剩”就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被主储存在内在人中的良善和真理不再剩余(余剩就是主储存在那里的良善和真理,参看1906, 2284节)。当纯真消亡时,一切良善和真理都会毁灭,因为纯真直接来自神性本身,因而是良善和真理的生命本质本身。
同一先知书:
婴孩和吃奶的在城里的街上昏倒。(耶利米哀歌2:11)
此处意思是一样的。又:
鲸鱼(或海怪)尚且奉上乳房,乳养幼子;我民的女儿倒成为残忍;乳儿的舌头因干渴贴住嘴顶;幼童求饼,无人擘给他们。(耶利米哀歌4:3-4)
“乳儿(即吃奶的)”表示纯真,“幼童(或小孩子)”表示对良善的情感。摩西五经:
外头有剑,内室有惊恐,使少男、童女、吃奶的和老人,尽都丧亡。(申命记32:25)
“剑使少男、童女、吃奶的和老人,尽都丧亡”表示虚假会摧毁对真理的情感和对良善的情感,以及纯真和智慧。以赛亚书:
他们必将你的众子怀中抱来,将你的众女肩上扛来。列王必作你的养父,王后必作你的乳母。(以赛亚书49:22-23)
“作养父的列王”表示聪明;“作乳母的王后”表示智慧,这是一种伴随着纯真的智慧,如前所述。
10436.“用大能和大力的手”表凭神性能力。这从“大能和大力的手”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耶和华时,“大能和大力的手”是指神性能力(参看7188, 7189, 8050, 8069, 8153节)。这些话和此前那些话的含义从内义上的思路清楚看出来,即:尽管以色列民族的兴趣在于外在事物,不在于内在事物,以至于他们的心智根本不可能被提升到更内层,但一个教会的代表仍能建立在他们当中,圣言仍能在那里写就,这些事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凭神性能力通过他们所感兴趣的那些没有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事物而与天堂的联系仍是有可能的;因此,一种与他们若同时对内在之物感兴趣将会有的情形相类似的效果是能够实现的。关于这个问题,可参看前面关于该民族的说明(10396节提到的地方);通过他们的外在仪式,也就是内在事物的代表,凭主的神性能力而与天堂的联系是存在的(4311, 4444, 6304, 8588, 8788, 8806节)。
要知道,教会之所以为教会,凭的不是外在敬拜,而是内在敬拜;因为外在敬拜是身体的敬拜,而内在敬拜是灵魂的敬拜。因此,没有内在的外在敬拜不过是身体动作,因而是没有来自神性的生命的敬拜。教会成员通过敬拜的内在事物与天堂相联系,对他们来说,外在形式充当内在事物可以停靠于其上的一个基础或层面,就像一座房子立于其地基之上那样。当一切事物都像一座房子立于地基之上那样停靠时,一切都是完整而牢固的,整个人都被神性掌管。
古教会成员就是这个样子。一个代表性教会也是这个样子,因此被主接纳,这从圣言中的大量经文清楚看出来。例如对它的描述就包含在摩西的歌中(申命记32:3-14)。但这样一个教会不可能建在以色列和犹太民族当中,原因如前所述,即:他们的内层是污秽的,因而完全违背天堂良善和信之良善,也就是敬拜的内在事物。因此,当他们如此顽固地坚持他们要进入迦南地,而这相当于代表教会时,主规定,通过他们纯粹的外在代表与天堂的联系当变得可能。因为一切敬拜的目的是与天堂的联系,以及主通过这种联系而与世人的结合。这些就是此处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